猎头专栏

我国人才猎头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6-9-5 8:46:29  点击数:6917

人才中介市场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近些年,国际猎头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在促进人才交流的同时,也给我国人才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猎头机构已成为重要的人才中介力量
顶级猎头就好像“金牌红娘”,将企业所需和高端人才进行匹配。按照一位资深猎头的话说“知道我们的,不用介绍;不知道我们的,也不需要知道”。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国际顶级猎头行事向来神秘,比如从不做广告,也从不去一般的人才招聘市场,只有为数不多的高管才能进入他们的视野。但对于大多数高管来说,接到国际顶级猎头的电话,既是对自己在本专业领域的认可,也是一次加薪的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猎头公司已成为企业搜猎人才并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中介力量。美国哈佛大学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猎头公司与企业数量的适当比例为5 :100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际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不断升温。据世界经济论坛(WEF)预测,2010 年至2020 年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处于人才严重紧缺状态,2020年至2030 年人才严重紧缺虽有所缓解,但仍处于匮乏阶段。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研究显示,2020 年,中国用人单位需要1.42 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劳动者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人才缺口。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机构发现,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高端人才,而这恰恰是猎头公司的长项。
猎头公司通过帮助企业客户猎取合适的人才,或帮助高端人才取得理想岗位,向其收取约占所推荐职位年薪30%的服务费作为酬资,获取丰厚利润。
不过,猎头公司要完成一份订单,付出的劳动也异常艰辛,需经手处理的复杂程序至少有20 道。当猎头公司接到一份订单后,先要根据客户要求,做出客观、详实、具体的职位分析报告,要求较高的,其职位分析有的长达数十页。然后猎头公司根据所掌握的人才资源选定目标,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还要主动出击,四方搜寻与职位相应的人才来对号入座。之后,便要与所选定人选进行联络、沟通和面洽,从跳槽动机、原有待遇、所受培训乃至个人的兴趣爱好,还要从侧面调查其为人和实际能力,个别特殊的,还要了解其社会背景。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将有关资料传送给客户。同时还将客户情况详细介绍给跳槽人选,从策略应对到穿戴举止,非常细致,以便面试一举成功。
国内人才猎头尚处于发展期
1993 年,我国内地最早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猎头服务机构——北京泰来猎头咨询事务所成立,它也是国内第一家公司化的猎头企业。此后,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猎头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 年年初,我国共有6000-7000 家猎头公司,数量十分庞大,但问题是,尽管当前的猎头市场超1000亿以上( 不含派遣),但国内最好的猎头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也不到1%。
中国的猎头从萌芽到现在已有20 年的时间,但仍有很多人没听说过猎头,甚至有的业内人士也不了解猎头行业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方式。国外高端人才猎头机构的有关人员曾评价“在中国,猎头行业的准入门槛似乎被无限降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似乎就可以进入这个行业。”
全球第一家猎头品牌集成服务商智慧华人集团、中国国际猎头协会理事长单位副总裁Dylan 谈到我国的猎头产业时表示,“现在绝大多数人对专业猎头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Dylan 介绍,这也可以理解,由于猎头在中国现代商业的应用时间还相对较短,猎头行业本身鱼龙混杂,加上互联网的一些猎头形式误导,同时咨询猎头行业准入门槛又比较低,一些不专业的伪猎头行为也在误导大家对专业猎头的认识。不过,专业猎头的工作肯定不像大家想的那样, 在网上找到一个人打电话聊聊或简单进行互联网模式的在线交流等。
另一方面,相对洋猎头的“财大气粗”,国内人才猎头公司算是“小本经营”。《2014年版猎头公司市场深度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还没有几家业务收入超过1亿人民币的猎头公司。而早在2002 年进驻中国并设立办事处的美国猎头公司Monster.com,资产就已超过40 亿美元,日本人力资源服务企业Recruit,2001年的盈利已达10 亿美元??有专家表示,中国的猎头行业尚处于发展期,离成熟期应该还有至少5 年左右的时间。行业准入的不专业与资金量的不对称几乎已经注定了国内猎头企业在外资进入后要艰难求生。“我曾经和跨国公司老板们接触过,表示可以帮他们招聘高级职位,人家根本不相信,连竞争的机会都不给。国内猎头只能做一些中层职位,以及国内的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招聘。”北京浩竹猎头中心经理王长江说。
国外人才猎头带来了冲击
与此同时,国外相对成熟的猎头机构已经迫不及待进入中国市场。美国麦肯锡公司曾把现代世界各国对各类专门人才的争夺称之为“人才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发达国家各使绝招,把眼光牢牢盯住了发展中国家。据国内人才研究专家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万专门人才流向发达国家。
有报道指出,自2001 年10 月1 日国家正式允许外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不到5 年,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数量从700 多人减少至400多人,相当一部分流到了跨国公司;在西部某省承担国家某国防项目的3 个主任设计师也被外国机构挖走;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有62.4%的优秀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挖走;美国一家公司曾公布过一份名单,里面囊括了我国金融界2000 名高级人才。
此外,随着我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市场的开放,北京、上海等城市迅速出现了30 多家合资公司。之后的收购浪潮中,20多家知名本土猎头公司被外资收购。2013 年,国内最早、最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商之一智联招聘网78.2% 的股权被澳大利亚知名招聘品牌SEEK 公司收购;同年,中华英才网90% 的股权被爱尔兰尚龙集团收购,另外的10% 股权属于美国Monster 公司;早在2011 年,日本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Recruit 也收购了前程无忧公司约15%股权??有媒体评论“中国庞大的网络人力资源库,在国际资本面前,已经近乎透明。”
而2011 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的20 多家知名公司调研结果表明,合资并购后,本土猎头竟然没有拿到一个海外订单。也就是说,国际猎头与本土猎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合作。近年来,荷兰、日本、英国的国际猎头公司巳倾向于兴建独资的子公司,而不再寻求先前的合资模式。
保障人才安全要落到实处
谈及国内人才猎头机构被外资购并,中华英才网市场总监周茜说:“对他们来说,主要就是抢占地盘,占领市场份额”。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最大的高级人才猎头公司——光辉国际( 上海)董事总经理顾伟忠直言,“谁能赢得中国人才,谁就能赢得中国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现在的共识,他还介绍说,“日常接触中,海归加上纯粹本地人才( 指没有在海外读书、工作的中国大陆人),至少占了我们营业额的70%;另外30% 是外籍人士,也主要以华人为主。”
人才安全问题在我国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危及科技、经济、国防等各方面的安全。
对此,人才学研究专家王通讯认为,人才在合理范围、以适当的数量流动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能把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对立起来。可是,掌握着重要的商业机密、科学技术甚至是国家机密的人员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他表示:“构建人才安全保障体系不能再停留在讨论的层面上了,必须尽快采取具体措施,制定具体政策法规,将保障人才安全落到实处。”
国内猎头深圳尚贤达公司认为,一方面应不断增强对掌握国家机密和关键技术的本土人才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此类人才的流动审批和审核机制,严格限制可能威胁和泄漏国家经济、军事、国防等核心技术和机密的人才向国外、国内跨国公司、外资企业流动和流失;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吸收引进外来人才和世界先进技术知识,但要对外来人才的政治倾向、动机等有必要的了解。
针对国内人才猎头机构当前存在的问题,行业有关人士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学习国外高端猎头机构的成熟运营方式,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提升国内人才猎头机构的服务能力,并借此提升本土人才猎头机构的竞争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从主动充分的应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入手,保证我国人才安全。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沈荣华认为,(外国高端猎头公司挖人)如果没有违背“游戏规则”,那就得认真反思人才外流的深层次原因,以便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留住人才。解决人才安全问题,出路在改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建立新的体制和机制,在国际竞争中,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另外,激烈人才竞争告诉我们,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加快构建我国人才的安全保障机制十分迫切。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